国虫网

 找回密码
 虫友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8498|回复: 48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原创] 难忘80年代那些抓虫的有趣故事

  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1-11-5 09:27:3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“难忘抓虫年代,和那些有趣的故事”

  我家住在中山西路-安顺路,我们那里玩虫的人,可多了。最多的是我们这一代人,每年到了7月底,三个一群,五个一档,都在议论者,虫季到来,到哪里去抓?怎么抓。一般我们抓虫的地点,在吴中路-曹宝路一带,尤其偏重吴中路井亭,哪里的虫真的好的不得了,出将率非常高,青-黄-紫什么品种都出。【我的一条烂衣跑马王(黄)看过我为它写的帖子的人就知道了】最离奇的是,我一个虫友从一块冬瓜地里,抓了九只虫,其中还有一条烂尾巴,抓的时候挖着屁股了,肚肠都露出一小截,到死都没败,这九只虫斗到十月上旬,一只都没败。赢了不少分。结果败在了他妈妈的神笔上,
  【灭蟑螂的笔】,一天他下班回家,打开盆盖傻眼了,蟑螂死光光。都死了,一点办法都没有,是妈妈。【花絮】


----------从小在文化大革命中,练就出来的后天大胆,什么都不怕。----------

  每年到了六-七月份,我就着手开始做抓虫的准备工作,那时在单位里什么事情都可以做。没人管,用车床车出盆盖,或盆底。补全家中上年损坏的。用上好的钢材打造出二根打不烂-压不垮旋凿,一根备用(经常由于抓虫东钻西跳,而找不到)而且是超长的,用起来得心应手。我们厂在“何家角”大家知道本地人的地方,周围那时还有田,到处都是旧砖,在钳作台上敲碎,叫师傅车一根粗的滚筒,来回碾压。很快变成粉末,备用,再到老乡田里装一些蚯蚓粪,到处都是。准备一下糯米熬成浆,再用一些水泥,不要太多。到药房配七种中药,书上看来的。还有用荷叶,煮出来的水,调制到不干不湿,偏干一点点,自己塘底。塘好的底,真是香气扑鼻,清香气十足自己看看,闻闻非常满意。本人用了几十年,目前还在用。养出来的虫,个个精神抖擞,几十年从没有翻过一只爪花。输赢另当别论。(忘了一条,在单位还做了许多盆盖上的小铜帽,朋友和虫友谁见谁爱,都问我要,每人给几只,留作纪念。当然现在不流行了)不多叙了。言归正传,一切准备妥当,就等着虫季的到来,终于在大家天天盼,日日思的日子里,迎来了八月份。很快有人说,听到了蟋蟀的叫声,当时还不信,非要他带我们去听,真的-听到了-听到了。瞿-瞿-瞿的声音虽然很轻,但声声入耳。心里早已安耐不住。当场决定明天出发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不知是85年.还是86年,第一次抓虫就碰到了“鬼”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第二天晚上23.30分,我和我朋友加虫友,他是江西插队回来的,在江西喜欢打猎,练就了一身胆量。也喜欢玩虫。基本上我们俩是搭子十有八九在一起抓虫。俩个大胆在一起就更胆大了。经常一到田里,就再也碰不到面了,天不亮谁也不会出来,乡下大片农田好比沙家浜的芦苇荡,不用手电或喊叫到哪儿去找。为什么不联系呢?不能啊!。联防队和护村队的鼻子可灵啦。一路上踏着自行车哼着小调,心里那个高兴劲,就别提了。延着吴中路向西,马路俩边不时传出蟋蟀的嫩叫声,我的魂早就飞到了蟋蟀的身边。24点左右到了井亭三岔口,过了三岔口150米,有一条小路就可以进入到,我们抓虫的根据地,小路俩边都是农田,小路尽头有一座小石桥,我们那里抓虫的小部分人,对这里的称符,为什么说小部分人呢?因为那时候抓虫的人特别多,一旦让他人知道,他会带着朋友-朋友会带着朋友,越来越多,我们抓什么呢?大家都有小圈子,都有自己的根据地。轻易不会让外人知道,有一次我单位的同事粘不过,我想他们规模也不大,平时喜欢钓鱼。再说平常关系不错,就这一次,后悔了我好多年,虽然他们没带其他人,但他们的抓虫方式,是地毯式,把一切牛鬼蛇神全扫光,田里什么东西的别想剩下,一只三尾也不放过,什么都拔,什么都拉。大家想想,第二天,农民到了田里会是什么情况,可想而知。后来他们干脆抓虫卖钱。还问我,王兄,小石桥地方太好了,虫又大又好,还有其他地方吗?我听了肠子都悔青了怎么会带他们去,虫抓了也算了,当地农民和联防队经常半夜二,三点钟,到田里拿个手电筒巡逻,增加了我们抓虫的难度。这次又来了,我想了一下,说有,我想捉弄他们一下,约好单位休息,我把他们带到七宝附近的一大片庄稼地,那时七宝的治安管理很严,对抓蟋蟀的人白天也管,找个空档我和我朋友悄悄的跑掉了。第二天上班时,他们说昨天你们到那儿去了,我说我们看见联防队来了,赶紧溜啦?等着挨抓吗,他们说你们跑的时候,为什么不叫我们,我说都是联防队,我一叫联防队不是发现我们了吗?那我们也不是要被抓他们说我们的工具都被没收了,我嘴上说工具还可以做,心里说.活该【这是一个小插曲】----  再说,我和我朋友一到田里,就立刻分手钻进田里,各自开始抓虫了。这一天是阴天,到处是冬瓜棚,丝瓜棚,辣椒地,四周一片漆黑,简直伸手不见五指。因为虫季刚开始.八月七日,蟋蟀叫声很少,很轻,有时要跑很长一段路,才能听到一只嫩叫声。就这样一块田,一垅地抓着,随着时间的推移,叫声越来越多。这时的大地寂静的连远处一片菜叶掉下来也能听见。我正在全神贯注地倾听着蟋蟀的叫声,突然,嚓-嚓-嚓,嚓-擦擦,很轻微的声音传了过来,很轻-很轻,这时我的神经高度集中起来,摒住呼吸,仔细倾听,四周依然一片漆黑。一点声音也没有。怪了,凭我的经验,八月上旬联防队和护田队还没有组织起来。应该不是人。管他呢?继续抓虫,刚走俩步,奇怪的声音又出现了,这次更轻,比上次慢,嚓---嚓----嚓,猛然间一道白光从我眼前慢慢悠悠,一高一低的飘了过去。哇噻这不是“鬼”又能是什么呢?身上的汗毛不由自主的竖立起来,被风轻轻一吹,根根汗毛随风飘动,刹那间鸡皮疙瘩步满了我裸露的身体部位。我立刻拿起旋凿【它是我的防身工具,一有风吹草动,我的本能就是拿起旋凿】。我随着飘过去的白影叫了一句,啥人.没有回答,我的声音又抬高了一度,啥人?随着一声轻轻的,但很低沉的回答,我,是我。我立刻接了一句,是人,是鬼你给我出来。这时只见一道白光,慢慢悠悠的从田间小路晃了,出来,师傅.有蟋蟀吗?我听听好像没什么虫叫的声音。他这么一说,我的气不打一处来,我说,哎-哎,你怎么一回事,人吓人要吓死人的。
  他忙说:对不起师傅,不好意思我也是抓虫的,我听了哈哈一笑,你这身打扮是抓虫的?我看你是出来吓人的吧?大家听听,他穿着白衬衫,米色淡黄裤,雪亮的皮鞋。身上除了一身打扮,什么也没有。我说你到底是怎么回事,他说:我是出来打打样,听听田里有没有虫,看看有没有人抓虫。那我说:你为什么要穿的这样,他说,我这样打扮路上联防队不会怀疑我,还以为我是中班下班回家呢?我心想,去死吧!吓成这样还抓什么虫,我说.你干脆冒充警察得了,叫联防队为你开道。

  【不知是否有缘,当年这位被我当成”鬼“的朋友看到我的帖子,回个帖,交个虫友,斗斗小小花,纯友谊也行】,哈哈--一个小故事结束了。(下面我还要讲一段和联防队斗智斗勇的小故事,二,三天以后噢?。



评分

1

查看全部评分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
2#
发表于 2011-11-5 09:40:13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63:}好故事,捉虫故事蛮多格。

点评

是的抓了几十年蟋蟀故事真的蛮多的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28
3#
发表于 2011-11-5 09:48:52 | 只看该作者
哈哈,沏一杯香茗,点一支香烟,在烟雾缭绕中,回忆30年抓虫子的点点滴滴,真可谓其乐无穷也......顶一下!{:soso_e163:}

点评

谢谢江湖顶贴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29
4#
发表于 2011-11-5 12:15:37 | 只看该作者
顶{:soso_e179:}

点评

谢谢你的顶贴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29
5#
发表于 2011-11-5 13:00:53 | 只看该作者
有趣的故事,在农村的点点滴滴,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。{:soso_e128:}

点评

谢谢重金属的精彩点评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29
6#
发表于 2011-11-5 14:04:45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13:}{:soso_e179:}{:soso_e181:}

点评

谢谢顶贴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29
7#
发表于 2011-11-5 14:33:45 | 只看该作者
经过文革的人有点年纪了。

点评

是的,50多了谢谢顶贴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0
8#
发表于 2011-11-5 14:35:43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明易堂主 于 2011-11-5 14:37 编辑

{:soso__15369525635846693282_2:}

点评

谢谢另类的顶贴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0
9#
发表于 2011-11-5 17:38:32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44:}{:soso_e163:}

点评

谢谢顶贴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0
10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11-5 18:34:20 | 只看该作者
谢谢版主,帮我修改了一下格式,以后不会把格式搞错。3q.

点评

给狗写点粪经吃饱后就能咬人了  发表于 2011-12-6 14:24
sandywuyan你个狗东西天天上国虫网就是来吃屎的。  发表于 2011-12-6 13:41
11#
发表于 2011-11-5 18:50:35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63:}那时候捉的虫比现在的好多了

点评

是的,那时好的蟋蟀真的非常多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1
12#
发表于 2011-11-5 18:51:45 | 只看该作者
相同的经历{:soso_e113:}都是老虫友

点评

谢谢顶贴和了解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1
13#
发表于 2011-11-5 18:53:46 | 只看该作者

点评

谢谢顶贴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1
14#
发表于 2011-11-5 20:11:38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00:}

点评

谢谢顶贴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1
15#
发表于 2011-11-5 21:24:54 | 只看该作者
期待中,{:soso_e163:}

点评

还会有的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2
16#
发表于 2011-11-5 21:36:39 | 只看该作者
{:3_292:}

点评

谢谢顶贴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2
17#
发表于 2011-11-5 21:48:03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00:}

点评

谢谢顶贴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2
18#
发表于 2011-11-5 22:02:26 | 只看该作者
回想江南一带大规模捉虫年代,确实故事多多,现在回想想还是有味道的。

点评

谢谢你的同样感触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3
19#
发表于 2011-11-5 22:25:07 | 只看该作者
记得宁波的三中有个食堂,不大,学校把坏的课桌板椅子什么的都堆在角落里,日子旧了课桌板和泥土一层层的,下面的板不会被拿去烧掉,每一块板的下面都有蟋蟀,都是侧面看上面的墨黑,下面的雪白的青虫。捉来斗包赢,从没有告诉过别人,这是我最好的根据地。这种深色面的青虫宁波不多,又肥又大,白腿,黑翅,银斗丝。71年以后还捉过一次,去农场以后再也没有玩过。

点评

三中的蟋蟀不行,宁波最好的蟋蟀根据地是现在马园公园边上又肥又大4斟左右算小虫,可惜又造房子又打虫,根据地生生连一只蟋蟀都没有了  发表于 2012-8-3 13:40
你的根据地正好,想想也为你开心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4
20#
发表于 2011-11-5 22:34:02 | 只看该作者
{:1_195:}

点评

谢谢顶贴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4
21#
发表于 2011-11-9 16:56:36 | 只看该作者
我们现在只有去山东抓了。

点评

是啊谢谢你的顶贴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4
22#
发表于 2011-11-10 08:11:07 | 只看该作者
顶~!{:soso_e183:}

点评

谢谢顶贴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4
23#
发表于 2011-11-13 22:11:39 | 只看该作者
老王的故事真多,明年玩虫时多分享分享哦~{:soso_e113:}

点评

提起故事,引用宋丹丹的一句台词,那是【相当】多的。都是真人真事。以后有时间有机会慢慢聊------。  发表于 2011-11-14 09:16
24#
发表于 2011-12-3 10:32:55 | 只看该作者

好帖

本帖最后由 灼日 于 2011-12-3 10:34 编辑

我竟然遗漏了这篇帖子

好贴

真的没错爱抓的人听到蛐蛐叫声魂就飞到了蛐蛐身上
前辈爱抓 我也爱抓 圈中也小有名气
来年择日 一同下田
很期待

点评

约好肯定和你一起抓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5
25#
发表于 2011-12-6 12:56:01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_17528810761599529168_4:}{:soso__6016267743170214303_4:}好文章学习了{:soso_e181:}

点评

谢谢顶贴  发表于 2012-1-26 18:35

QQ|关于我们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国虫网蟋蟀论坛 ( 苏ICP备13046818号  

GMT+8, 2025-5-22 07:28 , Processed in 0.150792 second(s), 19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主机支持:安雄科技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