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虫网

 找回密码
 虫友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36088|回复: 102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原创] 精华篇之宝石头详解

  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2-7-5 22:13:28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来虫擦牙即走! 于 2012-7-7 09:35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今天出差在北京闲来无事,突然很想写点什么。故作此文,博君一笑。
  玩虫数载,发现有一种类型的虫,头似玛瑙身似玉,黄虫类,长相美观、夹口沉重、并且打死不走。这种我将其归纳为宝石头/玛瑙头。不过这时有人要说了,每年收到无数条“玛瑙头”的蟋蟀,没一条出的。 我想说的是此玛瑙非彼玛瑙。接下来我就以图文的形式,来探讨一下宝石头的分辨。
  宝石头分两种,一种是色面偏黄色的,称黄玛瑙,还有种色面偏红色的,称之为红宝石。两种类型级别一样。多数为超品级别,偶尔有上品级别或者将军级别,不过非常罕见。
   先说前者,黄玛瑙的出土率还算比较高的,每隔一两年都能见到。黄玛瑙的鉴别关键是要看整体,用简洁点的语言就是头似玛瑙身似玉。也就是说光玛瑙头没用,而且玛瑙要那种看上去晶莹剔透的感觉,要掌握一个嫩字。外加浑身蜡质的光泽,便出了。简单易懂
为了方便说明我发几张图片:
   虫1:
此虫典型的黄玛瑙,六足如雪。身净如玉。
这条虫属于是我的一个非常要好的虫友。爆口虫,夹口沉重,败者必伤。废掉过多条好虫。有名将杀手之称。
  虫2;
由于资料不是很多,就在国网上借用了某位虫友的虫照。 还望见谅。  
虽然这两条虫长相还是有较大区别,但是特征却如出一辙,头似玛瑙,六足如雪。身净如玉。
  虫3:,
这条批子也是经典的黄玛瑙。漂亮
  

再举两个反面例子
虫1:  
来路不详,貌似是上海本地虫。战绩不详。但这条可以做反面例子。  斗线周围也显示出玛瑙色。特别是早秋未泛色,更容易误认为玛瑙头。六足也很干洁。可惜不是黄玛瑙。各位可以对比上面几张照片就能看出来了。除了没有晶莹剔透的质感外,更没有蜡质的质感。
  虫2:
这种也是不黄玛瑙。斗线确实是玛瑙色,但是不剔透。身上也无玉色,并且没有蜡质的光泽。   以前看到经典的反面例子非常多,现在要找竟然找不到。只能发这几张将就看看吧

  虫3:
终于找到了,典型的反面例子。相似度非常之高。但是还是有些许区别的,就这细微的区别决定了其级别的差距。其中奥妙就在于蜡质光泽与通透感。就像玉和塑料的区别那样明显。

     现在来讲红宝石,这种其实非常罕见,虽然级别和黄玛瑙一样。只是玛瑙色的地方时宝石红的。我手头资料里面照片也很少。记得以前有过一条打包的绍兴虫里面挑出来的。两尊5的小虫,头像红宝石一样耀眼,身体黄中带红,属于红黄一类的。此虫凶狠异常,一般来虫数口就走。遇强敌能夹能盘,打死不走。如拼命三郎一般。  宝石头是本人非常喜欢的一类虫。
  此类虫的分辨办法和黄玛瑙基本一样。头如红宝石,六足如雪,身净似玉。并且带有蜡质光泽(非常重要)

虫1:
这条是本人的虫,早秋照,还没泛色。头雾一腿,头色就如红宝石般。这条在挑选的时候。打开罐子的时候就能隐约看到他那异样的红光。并且顶门如黑珍珠罩顶,绝无仅有。这张照片其实并不能很直白的反映出宝石头的那种感觉,但确实是属于这个类型的。苦于手头资料不多。     这条虫开毛口的时候连打三条,前两条均一口胜,第三条发两口。然后收虫静养。后赠与一虫友。
虫2:,
这条独脚也属于红宝石。虽然六(五)足不是雪白。但我看到他的头就知道是红宝石的一种。就像是镶嵌在原石中的红玛瑙。
  虫3:,
这种就是典型的红玛瑙,但是头不够红,不能称之为红宝石。到底红宝石少啊。六足如玉,头如红玛瑙。
   
再来看看反面例子:
  虫1:
这样看或许不容易混淆,但是实际挑虫时,这种头也会露出异样的红光。虽然此红光非彼红光,但是还是非常容易看错。   没有蜡质的光泽,没有玉色。
  虫2:,
此为红虫,非红宝石也。

其实不管红宝石还是黄玛瑙八成都属于黄虫类。
但偶尔有属于红虫类的红宝石,但相当罕见
如下图:
  

市面上红头非常多,所以要看仔细了再挑选。一定要订好标准。必须底板要够格,色泽要晶莹剔透。并带有蜡质光泽。最后祝各位今年名将多多,横扫沙场。      (全文完)
   

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-----2012年7月5日  来虫擦牙即走于北京
  
  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虫友注册

x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13 分享分享
2#
发表于 2012-7-5 22:20:36 | 只看该作者
{:1_182:}{:1_182:}

点评

谢谢顶贴,敬茶!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3
3#
发表于 2012-7-5 22:22:18 | 只看该作者
是不是 你举反面例子的虫子尚嫩  显得没有光泽蜡质感那?

点评

第一条正面例子的虫也是八月份的早秋照,同样是嫩。还是有差别的  发表于 2012-7-6 06:57
4#
发表于 2012-7-5 22:38:29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42:}{:soso_e179:}

点评

谢谢,敬茶!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4
5#
发表于 2012-7-5 22:52:39 | 只看该作者
分析的精辟,学习了。万分感谢{:soso_e181:}

点评

谢谢点评,上茶!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4
6#
发表于 2012-7-5 22:53:52 | 只看该作者
7#
发表于 2012-7-5 22:53:58 | 只看该作者
8#
发表于 2012-7-5 22:54:04 | 只看该作者
9#
发表于 2012-7-5 22:54:09 | 只看该作者

点评

来着都是客,敬茶!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5
10#
发表于 2012-7-5 23:06:24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79:}

点评

谢谢点评,敬茶!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5
11#
发表于 2012-7-5 23:56:30 | 只看该作者
学习了{:soso_e100:}

点评

兄弟谦虚了,敬茶!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5
12#
发表于 2012-7-6 00:06:52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82:}

点评

谢谢点评,上茶!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5
13#
发表于 2012-7-6 00:19:23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79:}

点评

感谢点评,敬茶!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5
14#
发表于 2012-7-6 07:46:21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:}佩服啊!!!就知道你厉害!!!

点评

不敢不敢,互相学习。 上好茶:)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6
15#
发表于 2012-7-6 07:49:36 | 只看该作者
{:1_181:}

点评

谢谢, 敬茶!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6
16#
发表于 2012-7-6 08:20:54 | 只看该作者
写的非常好,简单易懂。{:soso_e182:} 用心了{: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:}

点评

别客气,应该的。 敬茶:)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6
17#
发表于 2012-7-6 08:34:25 | 只看该作者
呵呵网上反面教材很少。

点评

互相学习才有进步,欢迎点评。 敬茶!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7
18#
发表于 2012-7-6 08:35:43 | 只看该作者
漂亮黄麻高级{:soso_e179:}

点评

古谱中的黄麻头 估计就是指这种吧。 呵呵 欢迎点评 敬茶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7
19#
发表于 2012-7-6 09:14:15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79:}{:soso_e179:}

点评

谢谢点评,敬茶!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8
20#
发表于 2012-7-6 09:24:30 | 只看该作者
好帖•••

点评

欢迎欢迎,敬茶!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8
21#
发表于 2012-7-6 09:57:27 | 只看该作者
感谢分享,也希望大家多谈虫事,少谈人事!
多写点精彩,少滋点垃圾!

点评

哈哈,谢谢红旗兄加的精。 有机会要请你一起喝老酒来!!!  发表于 2012-7-6 22:59
22#
发表于 2012-7-6 10:37:24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79:}{:soso_e179:}{:soso_e179:}{:soso__8961432591078930798_3:}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虫友注册

x

点评

谢谢,敬茶!!  发表于 2012-7-6 23:00
23#
发表于 2012-7-6 11:22:01 | 只看该作者
受教了!谢谢!!!

点评

互相学习,敬茶!  发表于 2012-7-6 23:00
24#
发表于 2012-7-6 12:35:04 | 只看该作者
我一下子吃不透,还得再琢磨琢磨,今秋实践下。

点评

哈哈,是啊!实践才是证明理论的最好方法。 欢迎点评,敬茶!  发表于 2012-7-6 23:02
25#
发表于 2012-7-6 13:46:34 | 只看该作者
楼主辛苦,这样有比较,我们也好学习

点评

呵呵,谢谢。大家都是爱玩虫的人,互相学习嘛。敬茶~  发表于 2012-7-6 23:03

QQ|关于我们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国虫网蟋蟀论坛 ( 苏ICP备13046818号  

GMT+8, 2025-5-16 00:36 , Processed in 0.155795 second(s), 24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主机支持:安雄科技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