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虫网

 找回密码
 虫友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6175|回复: 64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分享] 【蟋蟀杂文几篇 】

  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3-7-13 09:22:3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3-7-13 10:06 编辑


        
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秋风袭袭向夕阳,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往事如烟人断肠;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幽幽倾诉心中意,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警醒时分虫已亡。
      

           话说1997年初秋,我打点行装奔向久违了一年的齐鲁大地,到了宁阳,找家旅馆住下,冲个澡洗去旅途的劳顿,晚饭时喝了几瓶啤酒解解乏,饭后坐在旅馆门前乘凉,闲来无事就与同住在这个旅馆的一位老先生闲聊了起来;老先生讲:家住天津,是玩虫世家,以前在天津也是有字号的……。我一听老先生是玩虫世家,随即起了向老先生请教一些玩虫的经验的念头,但是初次见面,又怕老先生不肯多讲,于是心生一念,以激将法,套出老先生的经验;于是我就对老先生说:听说以前天津选虫,只会认大头大牙…………;老先生果然中计,只见他用不满的目光看了我一眼,说道:谁说的,“胡说八道”,随后老先生便滔滔不绝的讲起了相虫,养虫,斗虫的经验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(一)
      
        老先生讲:初学者,以大小论虫;入门者以形有异论虫;登堂者以色相论虫;入室者以神韵论虫。我马上追问一句:何为以神相虫,老先生说:虫随微小但和世间很多动物是一样的,并打比仿说:一只斗鸡,和一只普通的鸡在精神上是不同的,所以虫也有神木,神足,神疲,神怯,神伤…………; 老先生接着说:玩虫的玩法不同,目的不同,但是真正想玩好虫,是一个既复杂又系统庞大的“工程”;而首要是相虫,你们年青人就是应该多听多看多比较才能有长进和发展。我说:是啊,只可惜老前辈的经验都失传了,您家传的方法是不是也失传了(又使一激将法)老先生哈哈哈的笑了起来,失传?!怎么能够呐,我说两句家传的口诀给你听听,虫有七只眼,只只有秘密;看虫看凶,三只眼睛一样大 ,遇到虫王都不怕…………! 我紧跟上问:什么,不明白,虫有七只眼?老先生说:这只是一种习惯的说法,各地方对虫子的各个部位叫法不一样罢了。比如:蟹眼也是眼;星门也是眼…………;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(二)
  
          我又问:以大小论虫我知道,因为我就是以大小论虫,那以型有异是不是说的就是异相虫啊;老先生说:是啊,但异也分好与坏,比如说:左翅有的凶到大元帅,有的则一口不斗,所以看左翅要看虫的右半边,你听说过促织三反吧?!其实何止是三反;我又问:那以色相论虫呐?!老先生笑笑说:今天太晚了,明天还要起早收虫哪,先睡吧,明天晚上再聊。我说好吧,谢谢您给讲了这多的虫经。回到房间,躺在床上,细细的品味着老先生说过的话,慢慢的进入了梦乡。
  第二天傍晚,我早早的收拾完毕,来到老先生门前,轻轻的敲了敲门,老先生出来问有事吗? 我说没啥事,只是一个人喝酒没意思,请您喝点啤酒,聊聊天,在我的力邀下,老先生同意了,我们一起来到酒馆,点好酒,菜; 酒过三巡,我旧话重提问:虫分六色,色色不同,怎么分的出来哪?!老先生说:看色如同看纸,我一脸的迷茫,看纸?老先生看我没听懂,继续解释道:六色虫如同六种颜色的纸,以黄虫为列,一张黄纸不管是极淡的黄,还是极深的黄,也不管其项上起红斑,红沙或蓝斑,蓝绒…………;老先生接着说:诸色皆是如此,观色的要点是以天光下为准,我听了点点头,端起酒杯敬了老先生一杯酒,接着问道:那以神相论虫是不是说的有点玄乎了;老先生笑了笑对我说:一点都不玄乎,给你打个比仿你就明白了,你看泰森和看一般的普通人是一个感觉吗?!其凶狠的神态都写在脸上了;老先生看我一脸的迷茫样接着说到:你只要多体会动物的凶像慢慢的就会明白了,比如大到狮子,老虎,小到马蜂,黄蜂;还有虫的站姿和行走的姿态,我急忙插嘴问了一句:站和走也能看出来虫的好与坏?老先生喝了口酒说到:那当然,比如说:“虫的一对大腿,好虫子大多站立时,两腿是不会平行在一条线上的…………;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(三)
      
       老先生接着道:相虫还要识得天气,地理,地气,地脉,所谓的流年就是这些知识的综合体现,有人说什么地气,地脉,流年都是迷信的东西,那是因为他不懂,打一个比仿说,谁家也不愿意把房子盖在坟地里,又比如一个村子出的虫,村东的骁勇善战村西的不堪一击,你说对吗?!我终于明白了,兴奋的点点头,高高的举起了酒杯与老先生干了一杯 后又问道:这就是择地相虫吧?!但是从虫的身上能看得出来吗,特别是早秋 ?!老先生说:能!但是需要丰富的经验,比如雨水大的年景,选虫首要是以干为主,看皮壳的骁老,看尾锋的形状即能判断出其出土的环境; 我顺手递给老先生一支烟,老先生点燃后吸了两口继续说道:一般人都知道牙大为王,头大为帅,那是常理 ,但是本牙称王的即不在少数,所以一定要综合的看,得一将才不难,难的是得一横扫三秋的大将军!相虫相入格,更要相其出格需要时时牢记;还有  明将军易得暗将军易漏。我问:何为暗将军,怎样才能不被遗漏;老先生说道:我教你一个方法,暗将军平生平出,主要是看一眼牙根,如果粗壮多是能打之虫;我举起酒杯敬酒表示对老先生的感谢;天已不早了,酒也已喝好,我与老先生一同起身回旅馆休息…………。我躺在床上细细的品味着老先生的话,全是丰富的实际经验之谈,真是让我受益非浅,我暗暗的想,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,深挖细节,越多越好,多多益善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(四)
     
        第二天中午吃饭时,我买了一瓶当地的名酒,以备晚上之需。 傍晚六点钟左右,我再次敲开了老先生的房门,老先生正在整理虫子,于是我就说:我能帮什么忙?!老先生说:不用了,马上就收拾完了;一会我请你喝酒;我立即回答说:那怎么行还是我请您,我就喜欢听您聊天;还是那个酒馆,还是那张桌子,酒,菜上齐,我把中午买好的白酒打开,给老先生斟了一杯(有二两多)说:今天咱爷俩喝点白的,解解乏,一会睡个好觉,老先生看我人很实在也就欣然同意了;一杯酒下肚,我开始发问:看老谱讲虫也有天罡,地煞一说,都是凶虫为何还分天罡地煞?!老先生回答说:这个其实意义不大,只是人们一种语言上的表达方法,但是:通常说的天罡之虫确实有,但不是年年有,此虫一出,一般的将军不敢入口,通常是一生清口取胜,唯遇地煞之首才进口打,必是天昏地暗,斗后一周内也必是一死一伤;我玩虫近五十余年,也未得到过这样的虫子,老先生讲到这里,一声长叹,遗撼之情,溢于脸上,接着说道:这也是缘份吧!可遇不可求的 事!!!  我问道:那您也没看到过吗?老先生说:听说过几条,可是真正亲眼看到过只一条,那是89年秋天,我的单位里的一个同事也是虫迷,他的一个表兄亲戚给他从山东带来的,好象家在金山县;这是一条色极淡的淡紫虫,头深长的有点象怪物,深紫红的顶门,淡紫色的脑盖,金红色斗丝耳环,淡紫绒项生淡红斑,围脖焦枯长而略带翻卷,淡紫绒肉上星星点点洒满淡红斑点,玉尾,玉腿上也是淡紫红斑,一副紫斑红牙,己近圆型,超长;一副淡紫金的慢尖翅有色无光;八月底开斗,有近一半的虫子,进斗盆后,一听其叫,爬墙或蹦窜,无一入口,我当时手里也有几条好虫,其中一淡青红牙,以轻松胜了四路,入盆后也是摸牙即走;后因其妻晚上打蚊药,使魔虫早逝,甚是可惜!!!听到这里我也不觉感慨万分,吟诗一首:
天遣神将落人间,横扫三秋威无边;将军本应亡阵前,怎奈夭折魂归天;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虫友注册

x

评分

1

查看全部评分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4 分享分享1
2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7-13 09:22:31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3-7-13 09:22 编辑

         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(五)
     
             我与老先生感慨了一番后接着问道:很多虫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大都在讲虫的某各部位的优劣,细之又细的讲,但是收虫时人山人海的,如此细致的相虫恐怕好虫到手的机会小之又少;老先生说:谈细节是好事,谈的都是经验和理想中看法;谁见过每各部位完全是十全十美的虫子?!(牙,头,脸,须,顶门,斗丝,项,翅,肉身,六足,尾等)十几年都难得一见;往往是几大件入格,比如头,脖,腿,;再加上有一件出格的部位,足可以勇战三秋了;我又问:哪相虫的第一眼看什么?老先生说:看皮壳!皮壳?!老先生说:对!你想想,一张纸和一张牛皮的感觉是一样的吗?!奥!!!原来如此,我恍然大悟;怪不得有不少朋友收了不少大头,大项大魄子的虫回来却不会斗。(六)
  我拿起酒瓶给老先生斟上第二杯酒问道:虫是特点与缺点并存,如何看的出来呐?老先生说:是的,能够看出来,我打个比仿你就能明白了,一个踢足球的运动员,其力量多在腿上,而手臂上的力量则一般,而一个乒乓球的运动员,如果是左手选手,其右边则必是其弱点;虫也如是,两虫相斗时,你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,两虫相对时,有的虫会稍稍的侧过一点身子,两只前抱也是一前一后;如右侧在前,其左侧必是弱点,反之则是右侧是其弱点!不是有一句老话吗?!一对虫子一对局!我点点头说:经您这么一说想一想确实在斗虫时经常有这样的事发生;
  我接着又问:那您说是重色的虫子好哪,还是淡色的虫子好哪?老先生笑了笑说:诸色虫里皆出将军,只是一般来说,淡色的虫出斗相对晚一些吧了;而重色的虫子相对的多一些,能相好淡色面虫子那说明相虫的眼力已经相当有水平了;我问那相淡色面的虫子的要点是什么?老先生说:咱们先来喝酒,明天我再告诉你;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 齐鲁巧相遇,  杯酒叙虫渊;
            书到紧要处,   留有一时悬!  
  
        回到旅馆后,我细细的咀嚼着老先生的每一句话,结合着自己以前玩过的虫子,感觉到老先生的经验确实丰富;于是我决定第二天牺牲半天时间只看老先生收的虫子;
  一觉醒来天色已亮,我急忙爬起床,洗漱完毕,提篮拿草站在旅馆门外等待与老先生一起去收虫。走在收虫的路上,我继续着昨晚的话题问淡色的虫怎么相看;老先生说:看淡色面的虫以枯,粉,净为首要(语言表达的不算准确),唯脸和顶门反差越大越好,其他的如膏药迹过重等等多是出不来的东西;到了虫市,我租了张桌子坐好,开水备下淇好茶,开始收虫,老先生看虫的速度极快,每收到一条虫我都要拿过来看看,从中学习和体验一下,使我确实有耳目一新的感觉;时间过的飞快,不知不觉天已正午,吃午饭时我对老先生说:看了您今天上午收的这几条虫,让我又长了不少收虫相虫的经验;让我想起了老谱里的几句话;(以神相虫十不失一,以色相虫十之八九,以骨相虫十之六七,以形相虫十之四五……;)确实如此,只是我相虫的经验少,未能理解透彻罢了!!!
  吃完了午饭,走在返回旅馆的路上,我问老先生:早秋养虫的方法;老先生说:养虫子有些方法就和养小孩子一样,中医儿科里有一句谚语:“若要小儿安,但有三分饥和寒”;用在这里是有些相似的地方,早秋的虫食厌细不厌粗,决不可喂绿叶蔬菜;该补的还是要补,象什么茯苓,钙,蜀地铜,这都是上百年,乃至几百年的实践出来的经验……;我轻轻的点点头,暗想:在这个基础上再求发展和提高,必然是又快又好;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(七)
      
       我又问:以前玩虫象您的祖,父辈的时候,有没有“药虫”;老先生说:有!!保守的说,也要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,不过,那时候可没有象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,一般都是些中草药,现在科技发达了合成食品,化学合成的药品比比 皆是,但是象这些“脏”活,你也不要问,我也不会说给你听的!!!我点点头说:是啊,多学点正经的技巧,比什么都强。
     于是我又问道:好多虫友在砸罐底放中药的问题上争论不休,您给讲讲其中的道理?老先生笑了笑说:看来你还是很好学的,好!我就给你讲讲,但是不要在和别人说了;((十年过去了,这个争论还在继续,有的甚至被写进书里;不懂的谁也说服不了谁,懂的一旁莫莫无语,暗暗发笑;今天我就对不住老先生了,把他说的话给写出来让大家看看,大家也发表各自的看法;不对也可以做一个参考;))早年间,新盆买回来之后,或下井或土埋三年之后取出,有的时间更长,洗刷干净阴干,配好“药”底料,砸好,记住砸好底的盆以后数年都不能煮,无休止泡,因为窑火已退,用不着再制了(每年虫季前渗水即可),中药的名称我就省略了;(有的书里有)    这时我问:争论最多的是有剧毒的朱砂;老先生说:别急我这就跟你说说朱砂;朱砂有剧毒这你知道,但是只要不入口吃下,是没有关系的,砸在盆底使其药性慢慢的释放出来,这就是现在气味型“药虫”的“鼻祖”;(你听说过有一个美国工人在化工厂里工作二十多年,有一次被毒蛇咬伤,毒蛇当场被毒死了,而这位工人却没死!)我点点头回答道:听说过;老先生说:这是同样的道理;(我心理暗想,原来如此)!  
  回到旅馆,老先生午休,我沏上一杯茶,慢慢的品着,心里把这两天老先生说过的话,静静的想了一遍,感觉自己对虫的理解有了一个质的飞跃,有诗为证:
               求将齐鲁孤影单,
               奇缘巧合无意间;
               雕虫虽小有神技, 
               内里乾坤不一般!
  
        傍晚时分,忽然有人敲我房门,我起身打开门一看,是老先生,他说:走吃饭去,今晚我请你喝酒,我赶忙说道:哪怎么行,老先生听我的,别争了;我们来到了老地方,一瓶冰镇啤酒下肚,初秋的暑气全消;我又开始发问:古谱上说(南谱)相虫的总纲,干,老,细,糯;我理解的的很模糊,请您给我讲讲;老先生说:古人解释的极其到位,而且语言精炼,那就先说说干吧;旱地(不是太阳地的概念)出虫必干,这是大道理,谁都知道,但是,虫是活的,四处游走,所以干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,最理想的干,是有掉渣的感觉,这里其实已包括了身砂;干,主要是环境造就的,(旱地的虫十斗九胜)其他是相辅的!老,在一定的程度上是遗传,虫在遗传的某种意义上是继承父系的基因相对多一些,最好的继承是虫性,最高的继承是色,最理想的继承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;再有就是虫寄居环境里的食,水里所含的矿物质也起着很大的作用;你去找一个老油豆角,再找一个嫩油豆角,两个一比较就明白“老”的含义了! “细”是纯种气遗传,你可以拿一个松紧带来抻一抻,体会一下,换句话说,就是有松紧(橡皮虫)的虫是细种,反之则不是;松紧带?!我一脸的迷茫,老先生说:自己多悟悟,就会明白的!!!    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点评

好文章,顶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-7-17 20:45
3#
发表于 2013-7-13 09:44:10 | 只看该作者
好文章,细细体会。{:soso_e179:}{:soso_e183:}

点评

多谢!   发表于 2013-7-13 12:26
4#
发表于 2013-7-13 09:52:54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79:}{:soso_e163:}感谢分享

点评

王兄,装备都准备好了吗?  发表于 2013-7-13 12:26
5#
发表于 2013-7-13 09:53:44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79:}{:soso_e160:}

点评

多谢!  发表于 2013-7-13 12:25
6#
发表于 2013-7-13 09:56:22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高人,收藏慢慢看

点评

多谢!  发表于 2013-7-13 12:24
7#
发表于 2013-7-13 10:19:14 | 只看该作者
非常好的经验,值得看

点评

多谢!  发表于 2013-7-13 12:24
8#
发表于 2013-7-13 10:34:33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79:}{:soso_e179:}{:soso_e163:}

点评

多谢!  发表于 2013-7-13 12:24
9#
发表于 2013-7-13 10:43:08 | 只看该作者
好文章,增长了不少知识,学习了。谢谢分享!{:soso_e163:}

点评

欢喜就好,说明发的帖能迎合大家口味。感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!  发表于 2013-7-13 12:23
10#
发表于 2013-7-13 10:54:47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79:} {:soso_e179:} {:soso_e179:}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煮酒论英雄,纵观天下虫道事。听君一席秋蛩言,胜读十本蟋蟀书!

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国虫网有几位像小马哥大师级人物,难怪办得比其他虫网好!在通俗故事中、优雅笔端游走龙蛇点缀出玩虫真谛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好帖____顶

点评

我那能称得上大师级,只是多化点时间游览虫网,不断从中吸取养料,我每转发一次帖,和大家一样学到不少。国虫网给大家带来精神食粮,只要你进来,总会有收获。最后感谢你对小马哥的支持!  发表于 2013-7-13 12:19
11#
发表于 2013-7-13 10:56:05 | 只看该作者
小马哥真是尽心尽力啊,敢问小马哥今年多少岁了{:soso_e181:}

点评

俺六十缺三  发表于 2013-7-13 12:07
12#
发表于 2013-7-13 11:25:52 | 只看该作者
谢小马哥这么多日子来的许多好文章,使我们增长了不少知识 {:soso_e183:} {:soso_e163:} {:soso_e160:}

点评

感谢的不应该是我,是网上的那些原创者,游览网海,觅好食带回供享!  发表于 2013-7-13 12:09
13#
发表于 2013-7-13 11:27:45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79:}{:soso_e160:}

点评

多谢!  发表于 2013-7-13 12:20
14#
发表于 2013-7-13 12:13:05 | 只看该作者
好文彩,精解到位,佩服{:soso_e179:}
15#
发表于 2013-7-13 12:49:42 | 只看该作者
16#
发表于 2013-7-13 12:50:49 | 只看该作者
973789152 发表于 2013-7-13 10:56
小马哥真是尽心尽力啊,敢问小马哥今年多少岁了

真是老当益壮,祝你身体健康好虫多多!
17#
发表于 2013-7-13 13:05:08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60:}
18#
发表于 2013-7-13 13:17:49 | 只看该作者
谢谢!很好的经验!比如三只眼一样大。。。{:soso_e179:}{:soso_e163:}{:soso_e142:}
19#
发表于 2013-7-13 13:48:41 | 只看该作者
小马哥无私,高尚,可敬可佩.既可看故事又学蟋蟀经.太妙了.{:soso_e160:}
20#
发表于 2013-7-13 14:37:59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63:}{:soso_e179:}
21#
发表于 2013-7-13 14:59:24 | 只看该作者
好文章,细细品味,学习了~~~~{:soso_e160:}
22#
发表于 2013-7-13 16:39:48 | 只看该作者
{:soso_e179:}
23#
发表于 2013-7-13 20:28:26 | 只看该作者
多谢小马哥辛苦发帖,让我学到了很多蟋蟀方面的知识。{:soso_e183:}
24#
发表于 2013-7-13 20:31:15 | 只看该作者
多谢小马哥辛苦发帖,让我学到了很多蟋蟀方面的知识。{:soso_e183:}
25#
发表于 2013-7-13 21:02:08 | 只看该作者
国虫网该给你颁个勋章{:soso_e179:}

QQ|关于我们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国虫网蟋蟀论坛 ( 苏ICP备13046818号  

GMT+8, 2025-5-3 20:49 , Processed in 0.158811 second(s), 23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主机支持:安雄科技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